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我国的冰川湖-帕桑错,布托错,喀拉斯湖

2025-04-03 16:17 来源:儒文网 点击:

我国的冰川湖-帕桑错,布托错,喀拉斯湖

我国冰川湖的发育常以山谷冰川的形式出现,湖泊位于较高的海拔处。

青藏高原上的冰川湖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和喜马拉雅山区,但多数是有出口的小湖,与高原构造形成显明的对照。

如藏南工布江达县的帕桑错,是扎拉弄巴和钟错弄巴两条古冰川汇合后挖蚀成的槽谷,经冰川终碛封闭而成为冰碛湖。它位居海拔3,460米处,长13公里,宽2公里,深60米,面积达26平方公里。

藏东丁青县北的布托错,其出口处有四条平行侧碛和两条终碛,围堵成一个海拔4,655米、长6.3公里、宽1.6公里、面积9.1平方公里的冰碛湖。

藏南的多庆错,东南岸有一片冰碛丘,沿湖伸展30余公里,宽5~10公里;在尚木附近平原上还有两块孤立漂砾。这些都说明了古冰川活动曾伸入多庆错湖滨,并占据过整个湖盆,它是一个被古冰川挖蚀而成的冰蚀湖。

四川甘孜西的新路海,亦系冰蚀挖深、冰碛物阻塞河谷出口而形成的冰川湖,深75米。

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昆仑山和天山,亦有冰川湖分布,它们大多是冰期前的构造谷地,在冰期时受冰川强烈挖蚀,形成宽坦的槽谷。

冰退时,槽谷受冰碛垄阻塞形成长形湖泊。如阿尔泰山的喀拉斯湖就属于这一类型。在冰斗上下串联或冰碛叠置地区,还发育有串珠状冰川湖。

此外,现代冰川的冰面在衰退过程中,由于冰舌的后退或消融,使冰舌部分的冰面地形趋于复杂,常形成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冰面湖。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