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后霸主第四代齐灵公大事记(二):齐国崔氏、庆氏家族闪亮登场

2025-04-26 14:41 来源:儒文网 点击:

后霸主第四代齐灵公大事记(二):齐国崔氏、庆氏家族闪亮登场

#精品长文创作季#

话说齐顷公自齐晋鞍之战(公元前589年六月)战败后,于公元前586年十二月,齐国终于回归中原加入了晋国主导的中原联盟(齐国脱离中原历经齐昭公、齐懿公、齐惠公三任齐国君主近45年啦);

公元前584年秋,齐顷公率领齐国部队亲自加入中原联盟的盟军,与楚国作战,配合晋国疲劳楚军的战役,自此,齐国完全站队晋国一方了。

齐顷公第三次(公元前582年春)出席中原联盟的会盟之后,去世了。

即位的齐灵公,也就顺延了他父辈的国策,继续站队晋国继续加入中原联盟。齐灵公分别于公元前578年夏、公元前576年三月、公元前575年秋三次出席中原会盟,三次出兵加入中原联军参与晋秦麻隧之战伐秦、晋楚鄢陵之战伐楚、鄢陵之战战后伐郑的战役。

话说齐灵公在位第七年,晋楚鄢陵之战战后,晋厉公率领联军继续伐郑,想为鄢陵之战的善后有个完美收官。好大喜功的晋厉公将参与鄢陵之战的晋军主力屯兵沙随休整并督战;抽调在晋国国内留守的晋军下军,并联合王室尹武公以及鲁、齐、宋、邾等诸侯组成六国联军,自郑国国都新郑附近的制田城邑,至郑国汝阴之田的颖上(现今安徽阜阳颍上县一带)城池,长达800华里的战线呈一字长蛇阵展开。却不料,郑国卿大夫子罕趁夜奔袭留守制田的守军,偷袭诸侯联军,一夜接连拔掉了宋军、齐军、卫军的营寨;逃奔的士卒冲散了一字长蛇阵,也冲溃了正在沙随休整的晋国三军主力部队,晋厉公想乘胜攻伐和教训郑国一番的愿望失败。

齐灵公八年,公元前574年。

这一年开春,铁了心要跟楚国结盟的郑国,卿大夫子驷率兵侵掠晋国的城邑虚邑、滑邑。卫国北宫括率兵增援晋国,出兵侵袭郑国城邑,打到了郑国的高氏城下。虚邑、滑邑,现今河南洛阳偃师一带;郑国高氏城邑,现今河南许昌禹州市鸿畅镇东高村一带。

如鲠在喉的晋厉公,当然不能让小小的郑国继续作妖。这一年夏天,晋厉公召集到了王室尹武公、单襄公、以及齐灵公、鲁成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邾国人等诸侯组成九路联军二度讨伐郑国。晋厉公依然采用秀肌肉恫吓郑国的打法,从郑国的戏童到曲洧,不下于400华里的阵线上,九路联军还是呈一字长蛇阵展开,旨在对郑国形成战略威慑的态势。

戏童,河南郑州巩义一带;曲洧,河南周口扶沟县一带。

楚国令尹子重率领楚军强悍的申息之师救援郑国,出息城通道,穿过蔡国、陈国国境,屯兵首止(河南商丘睢县一带),形成了压制一字长蛇阵蛇头七寸的阵势。晋军兵团已经没办法再随机变换阵形了,于是秀过了肌肉的九路联军也就撤军了。

当年十月,晋厉公再次召集王室单襄公、鲁成公、宋平公、卫献公、曹成公、齐上卿国佐、邾国人组成八国联合部队第三次征伐郑国。这一次晋厉公不敢再轻视郑国了,联军部队就直接围攻郑国国都新郑。

这次,楚国的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由楚国公子申率楚军增援郑国,出方城夏道,屯兵汝上(河南平顶山汝州境内),与郑国新郑的守军形成内外夹击的态势。对峙了一段时间,晋军兵团占不到什么便宜(关键是晋军兵团已经疲乏了),于是十一月,晋厉公的诸侯联军就撤军了。

晋军联合兵团第三次征战郑国,齐灵公没有亲自率兵参加晋厉公召集的诸侯联军,是因为齐国内部正发生了一场内乱,齐灵公正忙着平定内乱哪。

却说鲁国三桓叔孙氏的叔孙侨如,在晋楚鄢陵之战后,想串通晋国公族大夫郤犨,借助郤犨动用到晋厉公的力量,然后借助晋国的刀杀死季孙氏的季孙行父;而叔孙侨如则自己动手刺杀孟孙氏的仲孙蔑(孟献子),这样可以剪除三桓中的季孙氏、孟孙氏两大家族,然后由叔孙氏一家独大执掌鲁国朝政。叔孙侨如向郤犨承诺,叔孙氏家族将彻底死心塌地地站队晋国,如此鲁国就没有会背叛晋国的人了。

结果叔孙侨如的阴谋败露,被季孙行父放逐齐国。流亡齐国的叔孙侨如继续如鱼得水,被齐灵公的母亲、齐国太夫人声孟子看中意了。声孟子欲拉拢叔孙侨如,想借助叔孙侨如的经验和手段排斥齐国上卿国氏和高氏家族,声孟子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还真就拉叔孙侨如下水了。在鲁国碰到钉子的叔孙侨如一阵盘算,自己在齐国没什么根基,毕竟国氏、高氏还有周王室这一层靠山的,叔孙侨如得出了一个更加撼不动国氏、高氏的结论,于是叔孙侨如像一阵“侨如风”又脚底抹油开溜去了了卫国。

但是齐国太夫人声孟子被开过眼了,再在齐国国内物色了一个人物叫庆克的,又跟庆克密谋怎么铲除国氏、高氏的势力,扶持庆克上位齐国上卿。

庆克,庆氏,是齐桓公之子公子无亏的后裔。公子无亏与齐灵公的祖父齐惠公是兄弟关系,庆克的父亲与齐灵公的父亲齐顷公也是堂兄弟的关系,庆克与齐灵公是第三代的堂兄弟,所以声孟子是庆克的婶婶辈。

于是,庆克经常男扮女装进入内宫与声孟子私会。庆克的年纪和声孟子相当,差不多都50岁出头,但是却低了声孟子一个辈分。

一个大男人,再怎么男扮女装的,有心人总是会一眼就瞅出来的。这个有心人是齐国前国相鲍叔牙的后裔,叫鲍牵(估计还是世袭担任齐国国相的,只是投靠了两家上卿),鲍牵盯着两三回等确认清楚了,鲍牵就将这事汇报到了上卿国佐那里。国佐不太当回事,就瞅准了一次直接堵住庆克,警告庆克再没有下回了哈!

担心被惩处的庆克就宅在家里了,将情况偷偷传递到声孟子的内宫中,声孟子怒了。

声孟子怒了,齐灵公自然也就怒了,齐灵公怒的原因可能是终于证实了内宫中已经被渗透成筛子了,都还有鲍家的人哪,肯定还有国氏、高氏的眼线,于是决定彻查到底,彻查到底的目的就是要将事情弄大,将事情弄大了,就可以浑水摸鱼的,动一动国氏和高氏,至于能动到程度就动到什么程度,至少铲除宫里的眼线、拔掉各家的暗桩。

果然,就查到了内宫的惊天谍网,有鲍家的人、有高氏的人、有国氏的人。于是,趁着国氏家主国佐正领兵参加中原联军攻伐郑国、而高氏力量单薄的机会,齐灵公剁了鲍牵的双腿,废了他的职爵,从鲁国召回鲍国,让鲍国接替鲍牵担任鲍氏的家主;齐灵公接着放逐了高氏家主高无咎,废了高无咎的职爵,高无咎流亡去了莒国;高氏的高弱(高无咎的儿子)回到封地卢邑,拥兵卢邑来抗争。

齐灵公就马上从卫国召回崔杼(公元前599年夏被国氏、高氏放逐卫国整整25年),任命崔杼做上大夫、五乡大夫、齐国中军主将,任命庆克做上大夫、国君之军佐将,率领齐侯之军围剿卢邑的高弱。

正在参加晋国联军包围郑国都城的齐国上卿国佐,马上向盟主晋厉公告假,带领参战的齐国军队回师援助卢邑,并俘虏了庆克,将庆克当场斩杀。斩杀庆克后,国佐也回师封地谷邑,拥兵谷邑宣布反叛齐灵公。

齐灵公与国佐在徐关订立盟约,赦免国佐,没有免去国佐的职爵;十二月,拥兵卢邑的高弱也投降了;齐灵公安排国佐的儿子国胜代表他的父亲国佐前往晋国汇报情况,并让国胜汇报完结归来在清邑待命,等待随时召见通报往晋国汇报的结果。

齐灵公九年,公元前573年。

齐灵公采用各个击破的策略,分别瓦解了国佐、高弱的反叛。马上就展开了报复行动。新年开春,齐灵公在内宫外朝接见群臣,让近卫头领士华免伏击刺杀了国佐;同一时间安排清邑城将处死了国胜。国佐的另一个儿子国弱投奔鲁国,国佐的党羽王湫逃往莱国。

齐灵公任命庆克的儿子庆封为上大夫,庆克的次子庆佐为大司寇;并召回投奔鲁国的国氏国弱,册命国弱做了国氏的家主,承袭国氏的职爵。

至此一轮大清洗,齐灵公成功召回崔杼,也成功启用庆氏家族,齐国齐灵公的朝堂上,终于不再由着国氏、高氏把持朝政了。

数一数,现在齐国的外朝,有大谏官(主管监察)晏弱,大司行(主管邦交)宾媚人,大司寇(主管刑狱)庆佐,大司田(主管经济建设)庆封,大司马(主管军政)崔杼,国相(整体统筹)继续安排给了鲍氏鲍国,加上齐灵公,政务官七席席位中,齐灵公一派拥有至少四席了。

当年夏六月,楚国右尹子辛会合郑国皇辰组成楚郑联军,侵伐宋国,连续攻取宋国的四处城邑——朝郏、城郜、幽丘、彭城,这四处城邑都在现今江苏徐州市区一带。楚共王用汝阴之田换来郑国的代运营,将争霸中原的主战场拓展到了淮河流域中下游,并且深度绑定了郑国,郑国同时成为楚国发兵淮河中下游的大本营,对于楚国而言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当年七月,宋国大军围攻彭城。于是楚、宋双方围绕彭城展开争夺战,处于胶着状态。

当年冬十一月,楚国令尹子重率领楚军主力增援彭城驻军,新任晋国上卿的中军将韩厥联合鲁国军队合围围攻楚国子重的楚军,楚军被迫撤军。此一役就是晋楚争霸第九战的彭城之役,楚军败,晋联军胜。

当年十二月,晋厉公在鲁地城邑虚朾会盟,出席峰会的有晋厉公、宋平公、卫献公、邾国国君、鲁国孟孙氏的仲孙蔑(鲁成公八月病逝)。

齐国与会的代表是齐国大司马崔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