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小棉花升值记:从家庭小作坊到全球性经济作物

2025-04-19 00:29 来源:儒文网 点击:

小棉花升值记:从家庭小作坊到全球性经济作物

棉花在地球上已经生长了一千万到两千万年,在不断的种植进化、机械改造、传播交易中,逐渐崛起为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作物。

全球各大洲棉花的早期种植

棉花的驯化、纺纱和织造是在世界这三个区域内独立发展的,亚洲,非洲,美洲。

从最早发现棉花一直到19世纪,这几千年以来,印度次大陆的人们一直是世界一流的棉纺织品制造者。

生物学家也已经证实,最早的棉花种植和纺织出现在印度河谷区域。

而在美洲,玛雅人使用棉花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32年,在哥伦布到来之前,今天的墨西哥和秘鲁地区是美洲棉花产业的中心,同时,棉纺织品也已经扩散到了美洲其他地区。

棉花的种植和加工在非洲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早在公元前5000年,当地就种植棉花来纺纱和织布。而后又在伊斯兰教的庇护下扩散到了非洲西部地区。

棉花全球范围的缓慢发展

棉花是一种对地理环境要求比较苛刻的作物,北纬32度到37度之间才是最佳生长条件,所以,印度的地理位置和棉花技术对于棉花的世界经济地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棉花的传播从印度开始,向西、东、南进行传播,然后经由中亚传到中东,再传入地中海地区。

其中伊斯兰教对棉花的种植、推广、工艺改造起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所以,在棉花的种植、生产、消费网络中,欧洲一直处于边缘地位。

由于欧洲的气候不适宜棉花生长,而在十字军东征到阿拉伯地区时才接触到原棉,随后随着航运技术的进步推动下,地中海地区逐渐成为欧洲的棉花集散中心。

欧洲的统治者和资本家通过武力、财政、金融工具、航海、法律制度等多种手段,改变了全球网络。

棉花产业的重大变革

在工业革命之前,棉花产业发生了一次重大变革——货币化。

因为棉纺织品属于高密度密集型产品,易于长途运输,不易腐败,并且价值含量非常高,因此在自用之外,也逐渐成为一种纳税方式,从而成为了一种理想的保值产品和交换媒介。

到了十七世纪末,棉花除用于制衣之外,还能用作宗教祭品、馈赠礼品、交易媒介、悬挂装饰品、包裹木乃伊、盔甲,甚至是医疗用途。

第二个重大变革其实就是哥伦布开拓了新航线,由此开始,棉花得以全球范围的传播和彻底的革命性变化。

所以棉花得以世界范围的原因,有它自身的特性,棉花的适应能力强;棉纺织布料柔软轻柔耐用,易于染色且便于清洗。也是因为这些,棉花一步步成为了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作物,也缔造了战争资本主义,带来了p工业资本主义的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