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三通两平台”起源与内涵

2023-11-19 06:45 来源:儒文网 点击:

“三通两平台”起源与内涵

1.“三通两平台”起源

2012年3月教育部正式颁布《十年规划》,同年5月28日杜副部长在北京召开的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贯彻应用驱动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思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是三大任务和两个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十二五”核心目标。三大任务:第一是要基本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接入与网络学习环境的问题;第二是加强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每个班级都要用上优质资源,资源应用是关键;第三是建设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环境,努力推动个人自主学习和教学互动。两个平台:一是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就是资源云服务平台。概括为“三通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2012年9月5日,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副总理(时任国务委员)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内容建设与共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坚实支撑;加强队伍建设,支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至此,“三通两平台”的概念正式确立,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

2.“三通两平台”内涵分析

“三通两平台”的本质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化应用促进教与学的变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最终达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目标。“三通两平台”中“两平台”是基础,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的,而“三通”则主要强调应用效果,具体内涵分析如下。

“宽带网络校校通”是以校为本的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当前重点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各级各类学校的宽带接入问题,初步完成各级各类学校网络条件下基本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建设。

“优质资源班班通”是以班为本的信息化教育教学应用,要形成丰富的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送到每一个班级,在教学、学习过程中得到普遍使用,促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以人为本的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与学习,当前重点是使每个教师、高校学生、职教学生和初高中学生基本实现每人拥有一个实名的网络学习空间和环境,把技术和教育融合落实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日常教学和学习中,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就是《十年规划》中的教育云资源平台,该平台要为各类教育资源的汇聚与共享提供支撑,为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衔接提供机制与服务,还要为课堂教学、学生自学提供交流与协作服务。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就是《十年规划》中的教育云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要为各级各类学校提供校务管理服务,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教育基础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为社会公众提供教育公共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