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文网 > 杂谈 > 正文

​《奇袭白虎团》原型传奇英雄杨育才,曾当过国民党军队的传令兵

2025-04-22 20:46 来源:儒文网 点击:

《奇袭白虎团》原型传奇英雄杨育才,曾当过国民党军队的传令兵

10月25日是抗美援朝纪念日,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说起抗美援朝,很多人就会想起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部著名的革命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

《奇袭白虎团》是由中国人民志愿军京剧团李师斌、方荣翔、李贵华根据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兵副排长杨育才在金城战役中的英雄事迹,参照《志愿军英雄传》中《奇袭》一文加工而成的现代战争类京剧剧目。该剧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侦察兵副排长严伟才在金城战役中,率领侦察班化装成敌军,策应主力队摧毁南朝鲜李承晚伪军白虎团团部,生擒白虎团团长和美国顾问的故事。

《奇袭白虎团》1955年进行首演,参加了1964年的现代戏曲汇演。“文革”期间,《奇袭白虎团》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1972年《奇袭白虎团》被拍成了彩色电影,剧中的志愿军侦察兵副排长严伟才更是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

《奇袭白虎团》的故事,取材于朝鲜战场上的真实事迹。侦察英雄严伟才的原型,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杨育才曾经被国民党军队抓壮丁,在阎锡山部队里当过传令兵。

杨育才

杨育才是陕西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村人,1926年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里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只好把7岁的杨育才送到地主家放牛。杨育才经常遭到地主的打骂,寒冬腊月,还穿着又破又烂的单衣。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抓杨育才的哥哥当壮丁,他哥哥事先得知消息逃走了,国民党军队又来抓杨育才。杨育才得到了消息急忙逃走,不料他刚跑到村口就被抓丁的人堵住了,捆上绳子就被强行抓走了,在阎锡山部队的一个团部当了传令兵。

1949年3月,杨育才所在部队被解放军捉了俘虏。杨育才苦大仇深,当即了加入解放军,成了一名“解放兵”。杨育才在战斗中作战勇敢,在战争间隙他苦练军事技术的同时,还把一切业余时间都用在文化课学习上,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由于他积极上进,1950年5月便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政治坚定、军事素养过硬的解放军战士。

1950年底,杨育才所在部队68军奉命入朝作战,当时杨育才是203师607团1营3连的普通战士。刚入朝,由于战事紧张,地理环境不熟,607团决定成立侦察股作先遣队,侦察地理地形和敌人动向,为大部队快速开进打开通道。杨育才被选拔成为了一名侦察员,因机智勇敢,多次只身赴敌营抓“舌头”、搞情报,立了几次大功,被团部任命为侦察排一班班长。以后,杨育才又成为侦察排副排长。

1953年7月金城战役打响,杨育才奉命率小分队执行“虎口拔牙”——突袭南朝鲜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任务。13日晚,他乔装成“美国顾问”,12名侦察员化装成护送“顾问”的敌军,直插敌纵深。他们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沿着侦察路线插入敌军高地。在行军途中,杨育才抓住一个落单的敌军士兵,巧妙获知了敌军的联络口令,并顺利通过敌人几道岗哨盘查。

进入“白虎团”团部驻地时,小分队被停在公路上的敌军首都师机甲团第2营车队阻隔。杨育才果断指挥袭击,趁敌人慌乱之机,冲过公路,直扑“白虎团”团部二青洞。杨育才指挥小分队三个组分头作战,冲进敌警卫室、会议室,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仅用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毙伤敌机甲团团长以下97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19人,缴获李承晚亲自授予“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圆满完成突袭任务,为金城反击战取得最后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3年10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育才记特等功,1954年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也授予杨育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